2015年中考试题分析
分类:尚未分类 阅读数:(341) 评论数:(2) 收藏数:(0) 发表于:2015-9-28 17:25:57
2015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分析及复习策略
单县教研室(274300) 侯文喜
摘 要 试卷在命题思路、试题结构、材料选取、情景创设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《课程标准》的理念。试卷重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考查,试题设计新颖独特,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,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,采用多种教学方法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。
关键词 试题分析;考点分布;试题特点;复习建议;
1 试题内容分析
1.1 试题概要分析
试卷的命题依据《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》和《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说明》,在命题思路、试题结构、材料选取、情景创设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《课程标准》的理念。
1.1.1 生物试题量:20个选择题,5个非选择题,题量比较适宜。
1.1.2 三维目标方面:①主要考查主干知识,全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均为课本中的核心内容;②注重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;③注重知识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;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。
1.2 试题考点分布
考查知识点全面覆盖了生物课程标准的10个一级主题。试题在《生物课程标准》十个一级主题所占分数如下。
附表:
课程内容
(一级主题) 参考内容 分 值
选择题 非选择题 合计
一、科学探究 1.理解科学探究 6 (1分)
2.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3.(2)、(3)(2分)
1
2
3
二、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.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
(1)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(1分)
(4)区别动、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2(1分)
3.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(1分)
3
3
三、生物与环境 1.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
(2)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8(1分)
2.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
(1)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5.(3)、(5)(2分)
(3)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
25.(1)、(2)(2分)
(4)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25.(4) (1分)
3.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
(2)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19(1分)
1
5
6
四、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.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
(1)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5(1分)
(3)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15(1分)
(4)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21.(2)(2分)
2.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
(1)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21(1)(1分)
(2)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5(1分)
3.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
(1)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(1分)
(2)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1.(4)(1分)
(3)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1.(3)(2分)
4
6
10
五、生物圈中的人 1.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
(1)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1(1分)
(2)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2.(1)(1分)
(3)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2.(1)(1分)
2.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
(2)概述血液循环 22.(2)(1分)
(3)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2.(2)(1分)
3.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
(2)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。22.(3)(1分)
4.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
(3)概述人体通过眼、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2(1分)
(4)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23.(1)(1分)
5.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
(3)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14(1分)
3
8
11
六、动物的运动和行为
2.动物的行为 8(1分)
1
1
七、生物的生殖、发育与遗传 1.人的生殖和发育 6(1分)
2.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6(1分)
3.植物的生殖 16(1分)
4.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4.(1)、(2)、(3)、(4)(4分)
(2)描述染色体、dna和基因的关系 24.(1)(1分)
(3)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4.(3)(1分)
2
6
8
八、生物的多样性 1.生物的多样性
(1)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0(1分)
(2)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9(1分)
(3)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9(1分)
(4)概述植物(藻类植物、苔藓植物、蕨类植物、种子植物)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(1分
(5)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(如腔肠动物、扁形动物、线形动物、环节动物、软体动物、节肢动物等)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9(1分)
(6)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(鱼类、两栖类、爬行类、鸟类、哺乳类)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7(1分)
2.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17(1分)
5
5
九、生物技术
2.现代生物技术 20(1分)
1
1
十、健康的生活
2.传染病和免疫 13(1分)
1
1
其他 生物学观点 1 1
1.3 试题特点分析
试题重视对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考查,试题设计新颖独特,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,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,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,学会学习。同时避免考查对琐碎知识的简单记忆,杜绝一味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现象出现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3.1 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
在十个一级主体中,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进行重点考查,如第3题考查了植物的基本单位、发育起点、结构层次;第4题考查了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有关问题;第5题考查了植物的蒸腾作用;第6题考查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;第15题考查了花的结构及果实的形成;第21题对无土栽培,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。对生物圈中的人考查较多,如第11题考查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;第12题考查了人眼球的基本结构;第13题考查了免疫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;第22题综合考查了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;第22题考查了激素调节;生物与环境,生物的生殖、发育与遗传这些主要知识,试题中占分也较多。
1.3.2 突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
试题注意挖掘生物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,渗透科学、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,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。考查了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第12、13题;环保意识第14、15题、技术第20题;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如22(4)等知识,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、科学的生活习惯,建立环境保护意识,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生物学观点。
1.3.3 突出图、表的运用,考查整体思维能力
识别图形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。这些试题中涉及图表的有好几个小题,如第9、11、12、15、22、24、25题,这部分试题要求学生要具备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,对图的结构名称、功能特点等进行整体感悟的能力,然后根据题意,利用相关知识才能进行答题。
1.3.4 贴近生活,关注学生
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,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,引导学生关注自己,认识自己,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生物实际问题。如第11题佝偻病;12题近视眼的原因;13非处方药的使用及传染病的防治等;14题雾霾天气的治理;21题无土栽培;24题人类的单、双眼皮等
1.3.5 体现教学的导向
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,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,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体现知识的联系和应用。如第2 题动、植物细胞的比较;第7题几种脊椎动物的比较;第23题探究胰岛素的作用;第24题眼皮性状的遗传相关知识等;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。这无凝对我市目前的中学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,为今后的生物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。
1.3.6 体现选拨性
初中毕业生物学业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。因此,生物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,充分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。有些题难度相对较大,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如第22题(3)、(4);23题(3)两个空;25题(5)的两个空等;这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拨优秀新生。
2 通过试卷分析谈一下对今后教学的建议
2.1 夯实基础,强化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
初中生物学知识较多,课时少,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材去除枝叶,重视主干知识的形成,构建知识网络,强化对重点核心内容的学习。
2.2 遵循“少讲、多问、精练”的原则,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
复习课的教学与新授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,很容易走入教师归纳总结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路上去。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,教师要特别注重渗透“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”的教学理念。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,应该做到“少讲、多问”,将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。让学生自主学习、交流讨论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。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,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入教材,使复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。
2. 3 精选习题,精讲精练,增强复习的针对性
由于时间紧、任务重,采用“地毯式”的题海战术是不切实际和不可能的。因此,精选习题,精讲精练是十分必要的。课堂上,通过精选的习题进行检测,即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,又培养了学生处理、加工信息的能力,同时深化了专题复习的内容。
2.4 加强识图、析图能力的培养
在生物学复习过程中,对于有图的知识点,要尽量使用这样的素材,要让学生能正确的识图、用图,学会从各种图中获得知识,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。
2.5 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
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,重视学科内知识间的联系,并进行归类和整理。从整体上把握知识,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。知识的掌握要由面到点,由点到面。在今后的教学当中,应该多角度、多形式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,为今后学习生物知识创造条件。
2.6 注重理解,深刻领会方法,灵活应用
复习时要加强对教材中的所给知识的深层理解,尤其是教材中的图表,体会生命现象的过程及其应用,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,还要知其所以然。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,在运用中谋求创新。知识的灵活运用首先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透彻,并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中,使之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,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,只有这样才达到学习的目标。
2.7 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
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教学,适量命制新情景题目,培养学生能选出试题给出的生物学信息,并能运用这些信息,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。同时强化用科学、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及对易错易混字的训练。
总之,搞好生物课的复习,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。教师只要勤于钻研,打开思路,运用多种教学手段,搞好针对性复习,做到精讲精练,注重紧扣教材内容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。
作者信息:侯文喜(1963--),男,大学本科学历,中学高级教师,e-mail:houwenxi038103@sohu.com

王英娜
2016-1-8 8:30:07
在运用中谋求创新

王乃森
2015-12-22 18:46:42
向你学习